Main content

Contributors:

Date created: | Last Updated:

: DOI | ARK

Creating DOI. Please wait...

Create DOI

Category: Project

Description: Part research outcomes from TIPD at https://osf.io/e4rvz/ TICD :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 1_CopyLeft(L) 2013-2024,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https://www.cip.gov.tw/), Taiwan. 2_Acknowledgement: The reserach outcomes are part of research outcomes from the research program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https://osf.io/e4rvz/), which is mainly supported by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2013-2022. The research is also granted by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grant numbers: MOST 106-2420-H-001-008-MY2; MOST 106-2420-H-156-001-MY2; MOST 109-2420-H-001-003; MOST 109-2420-H-156-001; NSTC 112-2410-H-001-075-MY2. We appreciate some research grants from Academia Sinica. 3_誌謝:本計畫是"台灣原住民基礎開放研究資料庫" (TIPD, https://osf.io/e4rvz/) 部分成果,主要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支援研究經費;國科會亦支持本計畫之相關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6-2420-H-001-008-MY2; MOST 106-2420-H-156-001-MY2; MOST 109-2420-H-001-003; MOST 109-2420-H-156-001; NSTC 112-2410-H-001-075-MY2;我們亦感謝中研院支持部分研究經費。 4_連絡Contact E-mail: TIPDTwn@gmail.com 為何是CopyLEFT/Why CopyLEFT: "CopyLEFT (L)" is an effective way of building mutual trust that leads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CopyLeft(L)"是促進互信的有效方式,其公開特質將進一步促進相互理解、協同合作、及創新。 語言/Languages: TIPD is bilingual in English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TIPD以雙語資訊呈現,包括英文及繁體中文 資料來源引用 Citation of data source: If TIPD helps overcoming data & information constraints in your research & work, please kindly acknowledge TIPD's contribution. We will be highly encouraged! 如果TIPD對您研究工作有助益,請不吝引用或說明為研究資料來源,這對我們是另種形式鼓勵! 連絡方式及通報錯誤/Contact and report errata: E-mail: TIPDTwn@gmail.com 電子郵件: TIPDTwn@gmail.com 當代台灣原住民相關資料 Related Projects TIPs on OSF: 1. Lin, Ji-Ping, Ming-Cheng Lee, Hiu Ha Chong, Li-Chuan Liu, Kui Kasirisir, and HSIN-CHUNG WANG. 2024. “TIP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Open Research Data 台灣原住民基礎開放研究資料庫.” OSF https://osf.io/e4rvz/. May 8. doi:10.17605/OSF.IO/E4RVZ. 2. Lin, Ji-Ping. 2024. “TPD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Population Dynamics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人口動態開放資料.” OSF https://osf.io/ukjgs/. May 7. doi:10.17605/OSF.IO/UKJGS. 3. Lin, Ji-Ping. 2024. “TMDT: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Multidimensional Table Data 台灣原住民族多維表資料庫.” OSF https://osf.io/a23ec/ . May 7. doi:10.17605/OSF.IO/A23EC. 4. Lin, Ji-Ping. 2024. “TICT: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Contingency Tables 台灣原住民族基礎列聯表.” OSF https://osf.io/9nrwd/. May 7. doi:10.17605/OSF.IO/9NRWD. 5. Lin, Ji-Ping. 2024. “TIH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Household Structure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家戶結構基礎開放資料庫.” OSF https://osf.io/zbwek. May 7. doi:10.17605/OSF.IO/ZBWEK. 6. Lin, Ji-Ping. 2024. “TICD: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 OSF https://osf.io/esw67/. May 7. doi:10.17605/OSF.IO/ESW67. 7. Lin, Ji-Ping. 2024. “iqTICD: Integrated Query System of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y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綜合查詢系統.” OSF https://osf.io/rfe6p/. May 7. doi:10.17605/OSF.IO/RFE6P. 8. Lin, Ji-Ping. 2024. “TIHV: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High-Resolution Visualiz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igration Dynamics,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by Ethnic Groups 當代台灣原住民高解析度視覺化圖形資料庫:人口分布、遷徙、傳統部落.” OSF https://osf.io/v8zk3/. May 8. doi:10.17605/OSF.IO/V8ZK3. 9. Lin, Ji-Ping. 2024. “TIM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Migration Dynamics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遷徙動態.” OSF https://osf.io/6rpz9/. May 7. doi:10.17605/OSF.IO/6RPZ9. 10. Lin, Ji-Ping. 2024. “iqTICD on Google: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Query System on Google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Google綜合查詢系統.” Google 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M6FE6vKd212udjTvvWmFsaKavB_3TpF7&ll=23.678779780141927%2C120.89717315782033&z=6 11. Migration dynamics of hard-to-reach pop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equality: Longitudinal research in Taiwan https://osf.io/bs39t/ Introduction 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database on all commnunitie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TIPs). For details, please refer to (1) TIPD at https://osf.io/e4rvz/ or (2) TICD at https://osf.io/esw67/ 這是台灣第一個最完整的當代台灣原住民族全部部落量化資料庫,細節請參考: (1) TIPD at https://osf.io/e4rvz/ or (2) TICD at https://osf.io/esw67/ 1. TICD 相關網址(relevalent URLs of TICD): (1) 資料下載(download URLs) (a) TICD on OSF(Open Science Foundation)網址: https://osf.io/esw67/ (b) TICD via AS: https://TICD.RCHSS.sinica.edu.tw (2) TICD查詢網址(query URLs) (a) TICD on Google shortcut URL: https://TICDonGoogle.RCHSS.sinica.edu.tw (b) origianl Google URL: 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M6FE6vKd212udjTvvWmFsaKavB_3TpF7&ll=23.792343818784946%2C120.8393093409914&z=9 2. 在CopyLeft(L)下,您可以: (1) 使用原則:無任何限制 ,開放自由使用丶加值丶及分享此資料; (2) 使用倫理:若使用及利用本資料,請引用原貢獻者及資料來源。 3. 資料庫名稱、資料來源、資料引用格式、及資料庫網址: (1) 資料庫名稱: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Data(TICD)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基礎資料庫; (2) 資料來源:2021年6月TIPD台灣原住民族開放研究資料庫(https://osf.io/e4rvz/)。 (3) 引用格式1(建議):林季平. 2021.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TICD: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資料來源:https://TICD.RCHSS.sinica.edu.tw (4) 引用格式2:林季平. 2021.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TICD: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資料來源:(3) 引用格式1(建議):林季平. 2021.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TICD: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資料來源:https://TICD.RCHSS.sinica.edu.tw (5) 引用網址 網址1:https://TICD.RCHSS.sinica.edu.tw 網址2: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M6FE6vKd212udjTvvWmFsaKavB_3TpF7&usp=sharing 4.資料查詢: 以查詢“茶山部落”為例,快速查詢步驟如下 (1) 進去TICD,點擊左上角“地圖圖例”。 (2) 接著點擊左上角代表搜尋的“放大鏡” 符號。 (3) 然後在左上角輸入關鍵字組,例如“茶山”;接著系統出現六個選擇,三個代表”茶山部落”量化資料,另外三個是”茶山部落”文字資料。 (4) 若點選量化資料圖示,則出現茶山部落量化資料;若點選文字資料圖示,則得茶山部落之文字資料。 5.注意事項及說明: 全部共716個部落,總數低於原民會公告之部落,原因是將地址相同及重覆之部落合併,例如:若A部落及B部落地址相同重覆,則以“A部落/B部落”命名此一聚落,且資料以此地址範圍計算。 本研究資料庫是根據全母體資料計算產生的,而非經由抽樣調查來獲得資訊,所以沒有牽涉到母體分析、抽樣設計及規劃、及執行抽樣調查的問題。本硏究和資料產生過程、及資訊驗證,絕非所謂”在研究室製造出來”的,而係依據主持人十年以上全台灣所有部落反覆實地踏查累積之在地經驗,並經由反覆的crowd sourcing驗證過程才能完成;即產生資料後先依個人踏查經驗初步判斷是否合理,修正後立即公布供各界使用,某一使用者對特定部落非常熟悉,她/他會主動再依其專業提出問題及修改建議,依此過程個人再匯整各方回饋意見,反覆進行修正及校對,最後才定稿,此校對過程有超過二千人以上參與。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綜合查詢系統》(Integrated Query System of TICD)係以《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TICD: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Open Data; see https://osf.io/esw67/) 為基礎建立的綜合查詢系統。本系統提供原住民各族群716個部落三種查詢資訊,分別為:(1) 量化數值資料、(2) 質性描述文字、(3) 整合式量化資料及質性文字。量化數值資訊包括:總人口數、性比率、教育程度別人口比例、主要年齡層人口比例、婚姻狀態別人口比例、扶幼比、扶老比、扶養比、收養人口比例、各族群別人口比例、部落人口重心座標;質性描述文字來源,請參考查詢系統簡介內之"參考文獻";資訊及資料查詢方法,請參考查詢系統簡介內之"資料查詢"說明。 本綜合查詢系統呈現之原住民部落位置是部落人口重心,雖然原住民部落歷經不少變遷,但當代原住民部落分布之大局,和日治時代及之前文獻的描述,並沒有太大變化。本查詢系統不僅清楚呈現宏觀角度之族群關係,亦呈現各族群之分布型態和特徵,例如:(1) 泰雅族之賽考列克群及澤敖列群,(2) 阿美族之南勢群、海岸群、秀姑巒群、馬蘭群、恆春群,(3) 布農族之卓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郡社群、潛在的塔克布蘭群,(4) 排灣族澤利先的Raval群及Butsul群,排灣的內社七佳群、率芒群、恆春上群、恆春下群、東排灣群,(5) 魯凱族的下三社群、魯凱本族、東魯凱群,(6) 鄒族的北鄒群、鹿株群、特富野群、達邦群,(7) 賽得克族的巴蘭群、都達群、托洛閣群,及越過奇萊及能高大山擴散出去的當代太魯閣族,(8) 賽夏族的南賽夏群(今苗粟南庒一帶)及北賽夏群(今新竹五峰一帶),及(9) 其他小族群。 遲至1935年左右,台灣的 “蕃地”(下面用“原鄉”一詞代表,即“土牛(溝)界線”以東地區,大約是現在內政部界定的山地鄉地區及花東地區)的原住民研究始有初步較完整及系統性的學術踏查成果,其中最重要成果之一是《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楊南郡譯,2012)。移川式的所謂“系統所屬”研究,係以三百多個口述歷整理出來的系譜資料,歸納出原郷地區原住民族的遷徒及人口分布的動態過程,首次讓我們得以大致知道原鄉內原住民族過去之人口動態過程(population dynamics,包括出生、死亡、遷徙三大類動態)演變大局,亦讓我們可以連結原鄉內部的親屬、組織、族群、人地等各類互相交錯的複雜關係。 然自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民國時期解除戒嚴之前,原鄉的各類發展深受各種管制的影響。由發展的歷史脈絡來看,在1930年代之前台灣的原鄉及非原鄉,本質是兩個連結性低且性質截然不同的獨立世界,原郷以外地區傳統上並非原住民族遷居地,因此原郷以外的地區和原住民族之間不存在重要的人地關係等各種網絡連結。但上述情況因當代各類政治、社經、及文化發展的變化,原住民族鮮少由原郷往非原郷遷徒情形開始改變(蔡明哲等,2001);原郷往非原郷遷徒自1980年化初期開始明顯出現,1990年代始加速進行;但比起台灣自1965年開始的大規模城郷遷徒,原住民由原郷至非原郷之大遷徒,仍比台灣內部大遷徙延後近15年才全面啓動(Lin and Liaw, 2000;林季平,2005;Lin, 2012)。 值得強調的地方是,雖然目前非原郷的原住民人口數量已超越原郷的人口總數,但此情況只是近年才出現的情況。遷徙是反映兩地各類政經及社會文化網絡連結及人口再分配過程的重要指標,由當代台灣原住民遷徙研究得知,目前非原郷和原郷的各類連結依舊強勁,加上遷徒是一高度選擇性的過程,因此非原郷原住民的原來系統所屬,一定和原郷的系統所屬仍保持強連結關係,但我們目前對(1)原郷-非原郷之系統所屬連結,及(2)非原鄉原住民之系統所屬仍不清楚。 因此只了解原郷內部以前的系統所屬之連結是不夠的,我們有必要進行系統性研究,探究:(1) 原郷的當代原住民之系統所屬,(2) 建立非原鄕的當代原住民系統所屬,並(3) 連結原郷-非原郷之系統所屬,如此方能掌握:(1) 當代原住民內部及(2) 當代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的各類連結(例:郭俊巖、林季平、賴秦瑩,2022)。進行上述研究以前是難以進行,但目前已變成可行,主要原因是個人過去十多年投入,已將核心基礎硏究及關鍵資料逐一完成,包括:(1) 當代原住民基礎開放資料(Lin, 2017a & 2017b, see https://osf.io/e4rvz/ or https://TIPD.sinica.edu.tw),(2) 當代原住民人口分布及遷徒(Lin, 2019 & 2021),(3) 親屬稱謂之資料標準化(Lin, 2018)、及(4) 當代原住民部落開放資料(林季平,2022, see https://TICD.RCHSS.sinica.edu.tw)。如圖一所示,項(3)及項(4)資料允許我們連結過去及當代原郷之系統所屬,經由項(2)資料,由遷徒之在地連結資訊,可建立非原郷地區原住民之原系統所屬來源,接著整合項(1)龐大巨量資料,即可進行當代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相關研究。 “系統所屬”,係以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和馬淵東一(1935)及馬淵東一(1954)硏究為基礎,即口述系譜為中心之系統分類,用以説明及解釋某一部落或氏族的遷徙過程,及遷徙如何影響和形塑人口分布之型態及特徵;在系譜架構下,屬於同一系列系譜遷徙衍生出來之部落則稱來源為“系統所屬”(例如泰雅賽考列克系統)及部落人口分布群(例如:泰雅賽考列克系統的卡奧灣群部落;布農巒社系統施武郡群;魯凱下三社系統;排灣澤利先系統的Ravel群…等)。原住民傳統部落是原住民研究核心之一,傳統部落的研究目前以描述性文字為主,雖然已相當豐富及完備,但從以前至目前的部落研究,最欠缺的就是詳細且符合系統性及一致性原則的部落量化資料(林修澈 2018)。從荷治時期至今,部落量化資料雖一直存在,但既有之量化資料提供的資訊相當有限及片斷,且缺乏一致性及系統性,這使得我們無法由很豐富的文字資訊所提供的描述性研究,進一步進行深入量化研究,並進行質性及量化資訊之整合性研究,因此系統性建立完備且具有一致性之部落量化資料,是目前重要硏究議題。 若仔細觀察高精密度的族群別原住民人口分布圖,原住民傳統部落皆屬於聚居地,一些大部落(如梨山部落)則屬於已高度發展的都市化地區。至於傳統部落以外的地區,因為196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的工業快速發展,台灣發生大規模城鄕遷徙,這亦包括原住民離開傳統部落往城市的移動。雖然原住民離開部落往都會遷徙之時程,較台灣其他城鄉遷徙較晚啓動,但大量外流之原住民人口及後代,已在傳統部落之外的地區,形成明顯的原住民聚居地及都市化地區。因此,進行當代原住民研究,除了傳統部落硏究,亦需要擴展至原住民都市聚居地,並連結二者的社經文化脈絡關係(蔡明哲等 2001)。 我們已知原住民部落之間的人口遷徙和系統所屬的關係非常密切,但部落以外地區的原住民聚居地及都市化地區系統所屬之來源及和部落之連結,目前沒有任何相關研究。且本研究欲探討之主題在幾年前完全不可能,但現在已變成完全可行,主要原因是過去幾年來核心的基礎資料已經逐步建立完成,且基礎資料變得更系統性及完備。這些基礎資料主要來自“台灣原住民族開放研究資料庫”(TIPD, https://osf.io/e4rvz/)所提供之大量且系統性建置之不同時間點各類資料庫及精準地址定位資訊(Lin 2017a and 2017b)。這些進展使得我們得以進一步建立:(1)部落基礎資料庫、(2)標記系統所屬來源之資訊、及(3)建立聚居地/都市化地區分類系統,亦允許我們據以進行建構聚居地分類系統及聚居地基礎資料庫。 接下來簡要回顧原住民各族系統所屬及各系統過去遷徙之動態過程,包括回顧當代原住民的遷徙和人口分布的型態和特徵,如此便有助我們連結下列兩大要素之關係:(一)過去各族系統所屬遷徙和當代原住民系統所屬分布,及(二)傳統部落以外的聚居地及都市聚落的主要系統所屬的來源。原住民部落雖經歷不同統治時期之迫遷,但原住民各族系統所屬仍然是形塑目前部落區位及部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首先,泰雅族由三大系統構成,包括泰雅本族賽考列克系統、泰雅本族澤敖列系統、及泰雅亞族賽德克系統。泰雅本族賽考列克系統,主要遷徙方向是由力行產業道路的瑞岩部落一帶開始,往北後再轉西北向越過雪山山脈,及部分往東北向越過南湖大山的遷徙,賽考列克系統最後形成福骨(白狗)群 、霞喀羅(或稱石鹿、石加祿)群、金那基群、馬里闊丸(或稱馬里光)群丶南澳群、大嵙崁前山群、馬武督群、卡奧灣群、屈尺群。泰雅本族澤敖列系統部分,主要遷徙方向係由目前力行產業道路的望洋部落一帶開始,沿北港溪向西後,再往北及部分往東北和往南遷徙擴散出去,澤敖列系統最後形成馬烈巴群、撒拉茅群、眉原群、萬大群、南勢群、北勢群、大湖群、汶水群、鹿湖群、加排群、梅卡蘭群、及南澳群。泰雅亞族賽德克系統主要遷徙是霧社群、道澤群、托魯閣群,分別沿濁水溪上游馬海璞溪(目前台14公路接近盧山一帶)和德魯灣溪(目前合作產業道路沿線),往東越過奇萊山脈及往東北方向越過合歡山脈進行遷徙,之後再分別沿陶塞溪往北、沿立霧溪往東、沿木瓜溪再南遷拓展至壽豐溪流域,逐漸擴散成木瓜群系統、太魯閣群系統、及陶賽群系統,最後形成目前東部太魯閣群(馬淵東一 1954;廖守臣 1984,瓦歷斯.諾幹、余光弘 2002)。 賽夏族部分,賽夏主要系統爲大南河(或稱篷萊溪,中港溪中上游)的南賽夏,及上坪溪(頭前溪支流)流域的北賽夏;賽夏分布空間深受泰雅族遷徙影響而被高度壓縮,南賽夏遷徙及分布主要受泰雅澤敖列系統由南往北壓縮,而北賽夏遷徙及分布則受到泰雅賽考列克系統由北往南壓縮(馬淵東一 1954;林修澈 2000)。 至於布農族,布農部落是按照父系大-中-小氏族順序構成,因此探討布農系統所屬及其遷徙和分布過程,必須由氏族觀點切入。布農是由濁水溪上游水系(栗栖溪、卡社溪、丹大溪、巒大溪、郡大溪)的卓社群、卡社群、丹大群、巒社群、及郡大群五大系統構成(註:鄒族化的塔克布蘭群或簡稱蘭群,這裡不進行回顧及討論),其中卡社群先由巒社群分出,接著卓社群再由卡社群分出;丹社群則在卡社群分出後,再由巒社群分出;但郡社群系統則和上述四大群相異,係獨立發展系統。布農之遷徙及擴張,主要由丹社群、巒社群、和郡社群進行,其中丹社群主要是東西向遷徙,但以東向遷徙為主,東向遷徙主要跨過丹大溪至花蓮富源溪及紅葉溪流域,但規模不大。布農大規模遷徙及拓展主要是巒社群和郡社群進行,巒社群之遷徙係沿中央山脈稜線以東,向南及東南方向遷徙,擴展至花蓮紅葉溪、豐坪溪、拉庫拉庫溪流域、及台東新霧露(新武呂)溪流域;郡社群則沿中央山脈稜線西側向南及西南移動,南向擴展至台東新霧露溪流域、荖濃溪、和楠仔仙溪流域,西南向則擴展至陳有蘭溪流域(包括支流沙里仙溪及和社溪流域),因此布農之遷徙及拓展是相當成功的(馬淵東一 1954;葉家寧 2002;海樹兒.犮剌拉菲 2006)。 和布農密切接觸的鄒族,有類似布農的父系氏族系統,傳統鄒族有四大系統,分別是鹿株群、伊姆茲群、特富野群、及達邦群,其中鹿株群分布在陳有蘭溪流域,伊姆茲群在清水溪(濁水溪支流)上游之阿里山溪一帶,主要的特富野及達邦系統則分布在曾文溪上游。鄒族以前分布範圍很大,但目前部落範圍已大幅縮小,縮小主要原因是過去外地傳入傳染性疾病(如天花)造成人口大幅減少,勢力因此而没落,而非部落間之征戰大量人口傷亡造成的(馬淵東一 1954;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 2001)。以前歸類為南鄒族,目前已獨立出來拉阿魯娃及卡那卡那富,分別受到鄒、布農、魯凱下三社群、及卑南族影響,目前分布範圍已由梓仔仙溪及荖濃溪流域退縮至很小範圍,主要分布地分別在高雄那瑪夏區瑪雅部落及達卡努瓦部落(馬淵東一 1954;陳英杰、周如萍 2016),及高雄桃園區高中、草水、美蘭部落一帶(馬淵東一 1954)。 魯凱主要分成下三社系統及魯凱本族系統,前者主要是由分布在濁口溪(高屏溪支流)的茂林、萬山、多納三個部落組成,後者主要由隘寮北溪部落(如霧台、神山、佳暮、好茶、大武、阿禮、吉露)及台東大南(達魯瑪克)部落構成;和排灣類似,魯凱頭目、階層、和長子繼承制度,可能侷限了魯凱之遷徙及擴展能力(馬淵東一 1954;喬宗忞 2001;許勝發 2006;臺邦.撒沙勒 2016)。 排灣分成澤利先和排灣兩大系統,澤利先系統是由Ravel群(分布在隘寮溪支流口社溪流域)及Butsul群(分布在隘寮南溪、東港溪上游支流萬安溪、及林邊溪上游支流Puntei溪流域)構成;排灣系統則由五大群構成,分別是內社溪/七佳溪(林邊溪支流)群、士文群(分布在東港溪支流䔞芒溪及士文溪) 、恆春上群(或稱士文群) 、恆春下群(或稱恆春群) 、及東排灣群。Ravel群分布在魯凱下三社及魯凱本族系統之間,深受魯凱影響;排灣之遷徙及擴散,主要由Butsul群及內社溪/七佳溪群向東及向南拓展出去,而排灣族明確頭目、階層、和長嗣繼承制度,亦可能影響排灣之遷徙及拓展(馬淵東一 1954;童春發 2001;童春發、巫化.巴阿立佑司 2013;童春發、洪湘雲 2017)。 卑南族主要分布在卑南平原,卑南部落不多,主要有二個系統:知本(卡地布)/射馬干/利嘉部落系統及卑南社系統,其他部落由這二個系統分出的。由於卑南平原是東部各族群遷徙的樞紐,卑南族和其他外來系統(如阿美、排灣、東魯凱、布農、東遷平埔族等)融合情形很普遍。過去及現在的卑南族分布差異不大,主要原因是卑南族世居物產豐盛的卑南平原,向外遷徙以拓展農地及尋找新獵場需求不大,另一原因是卑南族斯巴達式武裝系統,不易受到周邊及外來族群威脅而被迫遷徙。卑南過去雖有沿東部太麻里南下往恆春遷徙,但最後大多排灣化(馬淵東一 1954;宋龍生 1998)。 阿美族主要分成五大系統,分別是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都蘭(卑南)阿美、恆春阿美。阿美雖是最大族群,但五大系統過去的分布並不連貫,各系統間之區域隔離現象明顯,例如南勢阿美和秀姑巒阿美,及秀姑巒阿美和都蘭阿美之間廣大區域,早期少有阿美部落,主要原因是這些區域分別是太魯閣族及布農族廣大獵場。阿美的遷徙,不少是因為受到周邊族群(如太魯閣、布農、卑南、排灣)威脅而被驅動,最典型是都蘭阿美及恆春阿美,其中最特殊是恆春阿美,口述史發現部分恆春阿美源自立霧溪口,因受壓迫逐漸南遷,並和別的阿美系統進一步南遷,由於受排灣及卑南壓迫,除了排灣化之阿美,不少恆春阿美回流至關山及池上一帶定居,太麻里至恆春半島間之阿美族部落及人口,和其他系統相比,目前數量並不多(馬淵東一 1954;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 2001)。 台灣快速工業化及大規模城鄉遷徙發生之前,由遷徙的理論及實證研究來看,阿美族的遷徙型態和其他族群完全不同,最大不同之處是除了進行初級遷徙(primary migration)及連續遷徙(onward migration),阿美族亦進行回流遷徙(return migration),這和別的大族群(如泰雅、布農、排灣)以初級遷徙及連續遷徙為主及甚少進行回流遷徙的模式,可謂完全不同。因此,阿美在花東的遷徙,是由前述三大類型遷徙交錯及反覆進行所構成,這使得阿美五大系統的人口,進行東西向及南北向的循環式人口流動,漸漸使區域間互相隔離的五大系統在花東地區逐步擴展,使得人口最後呈現連續分布的型態(馬淵東一 1954)。 簡言之,進行當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必須包括部落系統所屬、聚居地系統所屬、部落-聚居地系統所屬連結等三個面向研究。因此本硏究目的如下:第一、要連結目前部落系統所屬及過去系統所屬,藉此了解部落系統所屬之變化;第二、找出各個原住民聚居地之主要來源部落,建立原住民聚居地和都市化地區之系統所屬;第三、整合前述二項研究,建立當代傳統部落丶聚居地及都市化地區的原住民當代系統所屬。 6.誌謝: (1) 本結果是由中研院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計畫及科技部計畫之部分研究成果。 (2) 部落描述文字來自次級資料,主要來源是“台灣原住民族資訊網”及林修澈老師2018年的”部落事典“一書。 (3) 台東縣部落資訊修訂,感謝台東大學劉麗娟老師及社工員協助。 7.錯誤回報/意見和建議(error report/opinions & suggestions): TIPD@sinica.edu.tw 8.參考資料: (1) TIPD (台灣原住民族開放研究資料庫), 2021, https://osf.io/e4rvz/ (2) 台灣原住民族資源資訊網, 2015, http://www.tipp.org.tw/index.asp (3) 林修澈, 2018,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 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4) 原住民族委員會, https://www.cip.gov.tw/portal/index.html 9. 參考文獻: (1) Lin, Ji-Ping, 2017b, “An Infra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Archival Science to Enrich and Integrate Big Digital Archival Data: Using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Open Research Data (TIPD) as Example,” in Proceedings of 2017 IEEE Big Data Conference,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2) Lin, Ji-Ping. 2017a. “Data Science as a Foundation towards Open Data and Open Science: The Case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Open Research Data (TIPD),” in Proceedings of 201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ids & Clouds, PoS (Proceedings of Science). (3) Lin, Ji-Ping. 2018. “Human Relationship and Kinship Analytics from Big Data Based on Data Science: A Research on Ethnic Marriage and Identity Using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as Example,” pp.268-302, in Stuetzer et al. (ed)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in the Age of Big Data. Concepts, Methodologies, Tools, and Applications. Herbert von Halem Verlag (Germany), Neue Schriften zur Online-Forschung of the German Society for Online Research. (4) Lin, Ji-Ping. 2021. “Computational Archive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Migration Networks as a Gateway to Get Deep Insights into Hard-to-Reach Populations: Research on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Proceedings of 202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5)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2001,《鄒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6)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泰雅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7) 宋龍生,1998,《卑南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8) 林季平. 2021.《台灣原住民族人口分布、傳統部落、遷徙、及部落基礎資料庫》.共801頁,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9) 林修澈,2000,《賽夏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0)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1) 馬淵東一,1954,《台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楊南郡 2016(譯), 台北:南天書局 (12)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台灣原住民族所屬系統之研究》,楊南郡 2012(譯), 台北:南天書局 (13)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阿美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4) 許勝發,2006,《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研究—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5) 陳英杰、周如萍,2016,《卡那卡那富部落史》,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6) 喬宗忞,2001,《魯凱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7) 童春發,2001,《排灣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8) 葉家寧,2002,《布農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新大學 (20) 臺邦,撒沙勒,2016,《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1) 蔡明哲等,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Hashtags: #anthropology #data science #ethnicity #ethnography #Formosan languages #ge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ndigenous peoples #micro data #micro genealogy #migration #multiculturalism #multi-dimensional table #Polynesian Population #population dynamics #record linkage #statistics #TIP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Open Research Data) #TIPS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TICD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Communities Open Data) * This web is maintained by Ji-Ping Lin

Licens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 3.0

Files

Loading files...

Citation

Components

TIHV :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High-resolution Visualiz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igration Dynamics,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by Ethnic Groups 當代台灣原住民高解析度視覺化圖形資料庫:人口分布、遷徙、傳統部落

Lin
Part research outcomes from TIPD at https://osf.io/e4rvz/ TIHV :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High-resolution Visualiz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

Recent Activity

Loading logs...

iqTICD : Integrated Query System of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y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綜合查詢系統

Lin
Part research outcomes from TIPD at https://osf.io/e4rvz/ iqTICD : Integrated Query System of Taiwan Indigenous Community Open Data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開放資料庫綜合查詢...

Recent Activity

Loading logs...

TIMD :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Migration Dynamics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遷徙動態

Lin
Part research outcomes from TIPD at https://osf.io/e4rvz/ TIMD :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Migration Dynamics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遷徙動態 1_CopyLeft(L) 2013-2024, C...

Recent Activity

Loading logs...

Tags

Recent Activity

Loading logs...

OSF does not support the use of Internet Explorer.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please switch to another browser.
Accept
This website relies on cookies to help provide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ccept or continuing to use the site, you agree.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our Privac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on cookie use.
Accept
×

Start managing your projects on the OSF today.

Free and easy to use, the Open Science Framework supports the entire research lifecycle: planning, execution, reporting, archiving, and discovery.